阳明山旅游区
 票价:¥65
 
地区:永州市 联系方式:0746-7950001 优惠政策:不限次免门票

 

  阳明山位于潇水之东,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境内东北隅,与零陵区、祁阳县、宁远县等县区接壤。主峰海拔1625米。五黄公路直通山下。方圆数十里间,山高水秀、林木茂密,环境幽美,景色迷人,是个天然游览胜境。 据地方志载:“阳明山,名山也。荒蟠百里,秀齐九疑。”又云:“其麓险绝,几疑无路。有银沙十里,鸟道盘折,上与天齐。及登顶峰,左衡(山)右(九)疑,极目千里,身在云际,超然出尘。”景致奇特,人多向往。
  早在唐代柳宗元就到过阳明山下不远的地方,著有名篇《游黄溪记》。盖黄之源,正出于此。祖国名山,多为佛教选胜。阳明山及周围,宋时建立了僧寺。明嘉靖年间,据说秀峰禅师居于阳明山寺中,殁后其身不坏,供在寺内,号曰“七祖”。此后便成了参禅拜佛的胜地。寺院宽敞(大部已毁),善男信女,来往不绝,而墨客骚人,藉瞻佛以览胜者,亦往往接踵而至。清尚书陈荐,留有题咏。其余,赞美自然景色的诗篇很多,佳作亦可成册。
 阳明山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天下名山僧占多”。阳明山也不例外,被僧人占作了佛教道场。如今万寿寺耸立在高高的阳明山上,气宇轩昂,睥睨古今,观看红尘滚滚,诉说世事苍茫与纷繁。此外还有白云寺、歇马庵、祖师庵等寺庵,多达27处。一座大山就收藏了如此多的寺庵,可见佛气之盛,山水之灵。因此,阳明山是一座信仰山,也是一座文化山。山上的每一株树就是一个世界;树上的每一片叶就是一副心肠;枝头的每一朵花就是一个境界;山涧的每一滴水就是一种性灵。这浓浓淡淡深深浅浅的山光水色无不张扬禅意的氤氲;感染着满山的竹木花卉蓬勃向上苍翠欲滴生机盎然!
  阳明山,乃天下名山;万寿寺,亦为楚粤古寺。名山古寺两相彰,白云绿树雾茫茫,构筑了神秘莫测灵异非常的佛教文化氛围,飞腾海天佛国的祥光瑞霭,将世人推进深越宽弘的精神憩园,获得安然自在的心理慰藉,因而铸造了无量功德,凝聚了世俗的心力,激发了巨大的生命活力。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阳明山境内70%的山地海拔在1000米以上,群山连绵,山峰环立,主峰望佛台海拔1624.6米,登峰远眺,极目千里,上可达九嶷,下可见衡岳,零城冷区和蜿蜒潇湘,无不历历在目。山高谷幽,石怪峰奇,森林茂密,树种繁多,松涛和鸣,秀竹滴翠,流泉飞瀑,云山雾海,路转峰回,鸟语虫鸣,奇花异草,相互辉映。身临其境,宛若进入“鸟鸣山更幽”的人间仙境。
  气候特征:阳明山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14.2℃,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不低于-5℃,降雨量1700毫米,无霜期240天,夏无酷暑,冬无极寒,被誉为“不装空调不摇扇,伏暑午睡盖被毯”的仙境。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极高,最高达61018个/立方厘米,具有降尘、灭菌、促进人体代谢功能、治疗疾病、增进人体健康之功效,使游客感到头脑清醒舒适,心旷神怡。实乃建设避暑、疗养场所和夏秋会议中心不可多得的地方。
  自然资源:阳明山土质肥沃,资源丰富,列为省自然保护区。山中盛产竹木,有竹乡林海之称。国内名贵稀有的华东黄杉,这里有成片的次生林;濒临绝种的白鹇,亦时在山里行走翻飞。其他稀有药材,珍禽走兽,种类繁多,难以胜记。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动植物宝库。绕而巍峨的阳明山,是令人流连忘返的胜地。登上高桥峰,俯瞰四围,永州古城,蜿蜒潇湘,尽收眼底。阳和山一云封,静若太古的幽境;龙潭在潮雾迷漫时则呈汪洋瀚海的奇观。北阴山树形奇特;好汉岭号称“三天门”;倒漆岭、歇马岭、望佛台、仙神塔等等,不但山川秀丽,许多传奇故事也美丽动人
  水力资源:阳明山水力资源丰富,阳明山水电站建于阳明山森林公园内,共一库三级。其中一级水电站水头300m,装机12.6MW,年发电量4299万千瓦时。二级水电站水头329m,装机25MW,年发电量8855万千瓦时。三级电站水头60m,装机8MW,年发电量2472万千瓦时。
  独特风光:
阳明山因其“古、奇、灵、秀” 的独特景致,悠久的“和” 文化传统及深厚的佛教渊源,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群众最喜爱的“湖南百景” 、湖南“新潇湘八景” 、首个“绿色中国环境文化示范基地” 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每年5月左右,阳明山杜鹃花竞相开放,绵延数十里,蔚为壮观,被誉为“第下第一杜鹃红” 。阳明山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是秀峰禅师坐化之地。“和” 文化底蕴深厚,近年通过开展寻“和” 之旅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名人雅士、社会贤达为阳明山题写“和” 字7000多个,增添了千古名山的“和” 之气韵。

民间传说

  相传,远古这里是一方终年云遮雾罩的无名地,后来两个地仙闯出了这个洞天。
  这两个地仙是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叫郑一郎,弟弟叫郑二郎。兄弟俩看地寻龙,哥哥拿一根一丈二尺长的银针在地上走,弟弟手托一个纽扣般大小的铜钱在土内行,每走三步,银针向地下插一次,如果银针在哪里插进铜钱眼孔里,哪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兄弟俩虽有通天入地的本事,但在这里却接二连三都未能闯进这云封雾锁里面去,兄弟俩烧起蜡烛钱纸,双双跪拜天地,“此处是人杰之地,还是仙山名地,或是佛刹宝地?请让我们看个明白,不然,死也不暝目!”祷告三日三夜,真诚感动玉皇大帝,白云浓雾袅袅升腾而去,青天白日下,只见北是一条“黄龙”,南是一条“青龙”,二龙盘踞山脊,会首处是一颗硕大的“珍珠”,原来是当年大禹制服的两条孽龙。好一个“二龙戏珠”的所在啊,是人地,是仙地,是一块佛刹宝地!兄弟俩人感叹一回,对苍天三叩而起,正欲离去,却见别处是一片阳光灿烂,而这里竟然没有太阳的照耀。
  兄弟二人一商量,干脆好事做到底,又双双跪告天庭,请求赐给太阳光热,玉皇大帝准奏,派太阳神下凡到这里,将随身携带的一盏天灯挂在这—片土地的上空,并把这里命名为“阳明山”。从此这里最先享受到太阳的照耀,昔永州府志载:“朝阳甫出而山已明者,阳明山也……”。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