崀山(B线景区)
 
级别:AAAA 票价:¥170
 
地区:邵阳市 联系方式:0739-4705008/4705478 优惠政策:门票5折优惠(持卡用户请从北大门进入)

   崀山,位于湖南省南部跟广西交界的新宁县。南部靠近桂林风景区,北部跟张家界风景区呼应。
崀山,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多奇异的石头山峰、幽深的溶洞。资江上游的扶夷江(夫夷水)蜿蜒贯穿南北,风光如画,有桂林

崀山八角寨的美丽;有青城山的幽静;有泰山的雄奇。崀山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夫夷水常年水流不断,清澈见底。植被茂盛,生长着许多珍稀名贵物种,有“植物熊猫”银杉、珙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锦鸡、灵猫、大鲵等。森林覆盖率超过70%,生态环境非常优越。
   崀山,人文景观同样非常丰富。有出土的10万年前的猕猴头骨化石,45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历代农民起义的古战城堡,晚清重臣的宗祠墓葬。汉、瑶、苗、壮民族杂居,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古今文人墨客在这里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华章诗赋,著名诗人艾青也发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的咏叹。

国之瑰宝

崀山

山水地貌得天独厚,风光旖旎。
   2010年6月,在世界遗产中心关于中国丹霞的评估报告中指出:“崀山和丹霞山最清楚地演示了中国丹霞的典型特征。”
崀山双烛峰
   崀山的丹霞地貌青年、壮年、晚年各个时期都有发育,是中国丹霞景区中丹霞地貌发育丰富程度和品位最有代表性和最优美的景区。完整的红盆丹霞地貌,全国第一。这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馆,被地质专家们赞誉成为“丹霞瑰宝”。
   丹霞地貌学术创始人陈国达教授晚年到崀山考察,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题诗:“半生长誉丹霞美,方识崀山比丹霞,胜地有缘何恨晚,并赞南北双奇花。”。
   地质学者论证报告说:“崀山丹霞地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同类异型,各具情态。跌宕起伏动感强,一景多姿,移步换形,形色气质和谐协调。青山、绿水、红崖交相辉映,例如天下第一巷的高和长,八角寨的惊险,亚洲第一桥跨度的宽,蜡烛峰的陡峭,红华赤壁的艳丽,将军石的俊俏,骆驼峰的形状等在同类地貌中绝无仅有,具有极高的美景观赏价值。”

丹霞精品

   “我站在八角寨顶上的时候有了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那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景观让我毫无疑问的认为这个地方具有极好的令人震撼的优美景观,这样的景观是世界遗产所期望的。”2008年9月,国际专家、新崀山扶夷江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保罗威廉姆斯在考察评估崀山时如此感慨。
崀山属于中等侵蚀程度的丹霞地貌,正处在“风华正茂”时期。这里的红色岩层被流水侵蚀得恰到好处,高低错落的丹霞峰丛与纵横的沟谷交替排列。形态多样的石峰、石柱绵延不绝。高大的崖壁与深邃的峡谷随处可见,一些巨大的石峰如“辣椒峰”、“蜡烛峰”、“骆驼峰”等赫然耸立。石峰石柱的周围是壁立的悬崖,裸露出红色的岩石。而峰顶平坦之处却生长着一簇簇葱绿的森林。这些长在峰顶的森林,像一个个时髦的“朋克头”,构成一道奇特的风景。
崀山
   然而崀山最美妙、最动人心弦之处,是从八角寨峰山顶俯瞰崀山丹霞全貌。放眼望去,跌宕起伏的丹霞峰丛波澜壮阔,蔚为壮观。到了崀山如果不登八角寨,那是天大的遗憾。中国丹霞申遗专家咨询组组长梁永宁在《灿烂丹霞,闪耀湖湘风采》一文中写道:我第一次去崀山是陪资深的世界自然遗产专家桑塞尔(1992年湖南武陵源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就是他来评估的),这位老桑到过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见过无数的自然美景。来崀山之前,他对丹霞地貌申遗并不看好。然而登上八角寨顶,看到奇妙的崀山丹霞景观,他不无诧异地说道:“看来实景跟照片还是不一样啊。”还有那位来考察评估“中国丹霞”的IUCN专家沃博伊斯,当他来到八角寨山顶,立刻眼睛放光,转过身来,一连说了几遍:“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把我带到这样一个美妙的地方。”
   从地貌形态的角度看,崀山的确是红色砂砾岩发育到极致的一种景观,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因为砂砾岩比较粗糙,由大大小小的砾石胶结而成,固结程度低,经构造分割和流水侵蚀后,容易产生垮塌。因而比起更加致密和细腻的石灰岩、细砂岩等,砂砾岩的成型性较弱。然而崀山却展示了这种岩石所能达到的最好状态,可以说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
   200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专家的考察报告称,湖南崀山地质价值在中国丹霞中名列第一,最具有代表性,完全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崀山独特的地质价值为中国丹霞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崀山六绝

   崀山是最近开发的旅游景区,境内入与自然高度和谐,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辖八角寨,天一巷,辣椒峰,紫霞峒,扶夷江五大景区。崀山境内地质结构奇特,山、水、林、洞要素齐全,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在国内风景区中独树一帜。景区内丹霞地貌类型多样,集高、陡、深、长、窄于一体,会雄、奇、险、幽、秀于一身,尤其是一线天、天生桥这些很难发育的地貌奇观,崀山就多达10余处。据专家考证,崀山是目前全国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积丹霞地貌景区。看来,崀山被称为“中国丹霞之魂”并不为过,其中著名的景观有“崀山六绝”,更是堪称世界奇观
崀山天一巷
   第一绝是天下第一巷:位于天一巷景区,全长238.8米,两侧石壁高120—180余米,最宽处0.8米,最窄处0.33米,可谓世界一线天绝景。2009年,崀山天一巷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巷,创造了世界之最
   第二绝是鲸鱼闹海:位于八角寨景区,俯视峡谷,浮云飘渺,奇峰异石,时而露出头尾,恰似千万条鲸鱼在海中嬉戏;
   第三绝是将军石:位于扶夷江景区,海拔399.5米,石柱净高75米,周长40米,沿夫夷江漂流而下,只见将军石背负青天,下临夫夷江,昂首挺胸,披星执锐,虎虎声威;
   第四绝是骆驼峰:位于辣椒峰景区,峰高187.8米,长273米,有两处凹陷,分成骆驼头,骆驼背峰和骆驼尾,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第五绝是天生桥:桥墩长64米,宽14米,高20米,桥面厚度5米,全桥呈圆拱形,划天而过,气势磅礴,被誉为亚洲第一桥;
   第六绝是辣椒峰:位于辣椒峰景区,高达180米,头大脚小,恰似一只硕大无比的辣椒。

崀山荣誉

   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国家攀岩训练基地
   2001年10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2年5月,崀山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5年,湖南“新潇湘八景”评选中,崀山凭借奇美的风姿脱颖而出,超越“南岳衡山”夺得亚军,仅次于“湖南张家界”。
   2006年1月16日,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接到国家建设部通知,崀山正式被列为国家自然遗产
   2006年8月,崀山入围“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2007年,由国家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主办的“中国风景名胜区网络评选”中,崀山跻身“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选美中国特辑”(精装修订版)公布了114个“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最终排名。资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名列“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
   2009年4月18日,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颁发“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湖南唯此一家。
2009年,崀山天一巷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巷,创造了世界之最,为崀山再添光彩。
2010年,崀山顺利摘下“4A”,成为邵阳地区首个国家4A级景区
2010年8月2日5时06分,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了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为世界自然遗产,湖南崀山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2011年8月3日,崀山荣获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颁发的“中国风景名胜区摄影基地”荣誉称号。
   2011年8月8日,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专业保护委会隆重召开工作会议暨“中国丹霞十大美景“颁奖大会,湖南崀山的八角寨景区“鲸鱼闹海” 丹霞峰林景观正式被评为“中国丹霞十大美景”。
   湖南崀山“辣椒峰”峰丛景观亦被评为“中国丹霞优秀景点”。
   2011年8月22日,崀山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收到了来自“[1]美景中国组委会”发来的恭贺函。恭贺崀山国家地质公园荣获“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地质公园”。
   2012年9月27日,从“2012中国最受关注世界遗产地”评选办公室传来消息,经世界遗产论坛(南京)组织委员会专家组评议,本次活动从网络票选入围的最受网友关注的15项名单中甄选出10项“中国最受关注的世界遗产旅游胜地”,其中中国丹霞·崀山入选“2012中国最受关注世界遗产地”。
目前,崀山风景区正在努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致力将崀山打造成为湘西南旅游的核心增长极,构建全省“北有张家界、南有崀山”的旅游格局。

崀山由来 

关于“崀山”名称来源有两个:
   第一,县志里的解释是传说舜帝南巡路过新宁时,见这方山水甚是美丽,便脱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
   第二,彭泽润教授的解释。2010-12-06日,湖南师范大学政协委员小组和统战部组织成员,到新宁县考察世界自然遗产崀山旅游开发。新宁县县长李小坚、副县长黄锡等领导接见考察团成员,县领导举行了座谈会。省政协委员、文学院彭泽润教授在座谈发言中对崀山地名来源提出了富有想象力和历史感的传说解释,得到大家一致肯定:“崀山”的“崀”为什么读“浪”,声旁却是“良”呢?“崀山”其实就是“浪山”,是山腰还有波浪痕迹的山。从高山顶上俯瞰,还可以看到连绵的山头在云雾的海洋里,如同海里的波浪。这正如毛泽东诗歌描写的“五岭逶迤腾细浪”。大家可以想象到,几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海洋,海枯石烂,后来“水”走了,“山”就上来了,这样“浪”就写成了“崀”。